本报讯(记者孙昌林通讯员聂一钢袁柏春)先天性脊柱裂而导致大小便失控的患儿,通过手术可以自主控制排尿了!在日前举行的鉴定会上,面对武汉协和医院的这一成果,著名的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和鞠躬、陈宜张、王正国、刘允怡、顾玉东、金锡御、裘法祖等院士一致认为,这项成果为解决人体器官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了全新和有效的方法。
脊柱裂是常见的出生缺陷疾病。我国每一万名活产儿中有8.5名发生脊柱裂,80%~85%的脊柱裂患者发生腰骶部脊柱脊膜膨出,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肢功能障碍和大小便失控,继发泌尿系感染和肾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神经松解术、膀胱扩大术、埋入神经刺激器等治疗手段,疗效均不理想。
国家“973”计划项目“神经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教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发射弧”(简称人工反射弧)的神经学新概念,即利用截瘫后废用的体神经,通过手术将其与支配膀胱的内脏自主神经吻合杂交,形成一种新的可经皮肤控制的神经反射排尿通路,形成人工的“皮肤—脊髓中枢—膀胱”排尿反射弧,学术界称之为“肖氏反射弧”。
自1995年起,该院利用这一原理和技术治疗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取得了圆满成功。2000年至今,该院治疗脊髓脊膜膨出患者62名,绝大部分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术后已获系统随访两年以上的20名患者中,手术后8~12月获得控尿和自主排尿功能,85.7%的无反射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容量成倍增加;所有获得排尿功能者大便功能也转为正常,并有了膀胱直肠感觉功能(即便意)。在其余42名患者中,膀胱功能已改善者达71%,其余患者术后时间少于6个月,正在恢复中。